水生态环境
湿地保护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发布时间:2012-12-13 10:40 浏览次数:5432次

指导思想

      保护湿地是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改善和持续利用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方面,是未来工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持续利用,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中心之一。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持续利用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依法严格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确保我国工农业稳定、持续发展,要通过制定本规划,指导我国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合理进行保护使之既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本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发展。

规划原则


       规划要正确处理好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的关系;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

       按照自然地带的递变规律,在不同的自然地带内选择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湿地区域建立湿地保护的示范区,同时也要注意在一些有特殊意义的过渡地带建立自然保护区,在“九五”期间,要把示范区和保护的重点放在沿海地区和人口稠密的地区。

      根据湿地的特殊功能,对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使在湿地生活的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都能够得到就地保护,使湿地成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

       加强对防洪区、水源地、生物物种保护地及自然历史遗迹的保护,从而使湿地保护的总体结构日趋合理。

        规划要本着求实和可操作的原则,在搞好全国规划的同时,要突出重点地区和重点问题的恢复治理的典型示范区。

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原则


        对于湿地的保护的目的就是为了合理和持续的利用,要湿地资源在不影响当地生态环境的情况下进行有计划的、合理的开发。

       在湿地因为工业需要、农业开发需要时必须开发湿地时,应经当地政府批准。但是由于湿地的特殊功能,应在附近建立相应面积的湿地,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国家重要的防洪区、水源地、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严禁开发利用。

中国湿地保护规划目标

总目标


         加强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效地遏制湿地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现象,力求把湿地生态环境做到良性循环,为改善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使湿地成为一个工农业发展的基地、巨大基因库,为社会提供生活资源和种质资源。

分区目标

沼泽类湿地的保护规划目标


        沼泽是自然界各种因素综合形成的产物,是一定地区内生态系统平衡中不可缺少的因素,进一步加强对沼泽类湿地的管理,对湿地的开发要进行全面的环境质量评价,有效地控制沼泽地乱垦的现象。

       19962000年,减缓沼泽类湿地乱开垦的趋势。要我国三江平原湿地和若尔盖地区湿地进行综合整治。根据生态条件,综合评价是否开发的面积及保护的面积和对象。使本地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2000-2010年,有效地遏制湿地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根据沼泽的特殊功能进行全国的统一生态环境示范工程建设,实现示范区域的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促进当地农林牧业的发展。

沿海湿地保护规划目标


       我国海岸线长,地形复杂,类型多,沿海湿地破坏严重,严重地影响了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了海产品的正常生长。

       19962000年,建立北、黄、东、南海每个地区一个示范区,根据各海岸带不同的情况建立本地区示范区的模式,进行合理的开发与有效保护相结合。



  20002010年,在示范区的基础上,努力推广沿海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使沿海地区的湿地能够通过生态环境建设,促进海洋产品的发展。

湖滨湿地的保护规划目标


       由于对湖滨湿地的盲目围湖造田,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也破坏了鱼虾的产卵采食基地,使鱼虾及湖内水生动植物产量下降。

       19962000年,对我国五大淡水湖地区的湿地进行综合管理,防止污染,减缓生态环境的破坏而带来的湖泊老化问题。

       20002010年,有效地控制湖泊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减少污染,实现重点地区的环境良性循环。

水源地保护规划目标


      水源地是人类饮用取水地应严格加以保护禁止各种污染。

       19962000年,制定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办法,并对北京、上海、天津的饮用水源地进行严格调研后,确定区域的面积与保护办法。

        20002010年,对全国各城市的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和生态环境进行全国统一监测管理。

江河湿地保护规划目标


        我国七大江河水系的泄洪区,由于人们的防洪观念不强,乱占用做居民区、农田,这是造成洪水来时,人身安全损失的重要原因。

        19962000年,协同水利部门对七大江河水系的排污发问、防洪区的安全、减少人类的干扰、减轻风沙危害、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的危害,使重点区域的重点问题得到解决。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20002010年,实现重点地区的环境而良性循环转化,通过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设,促进流域内的农林牧业发展。

中国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分区规划

沼泽湿地区划

东北平原、山地沼泽区

a.大兴安岭落叶松、偃松、泥炭藓沼泽亚区。

b.小兴安岭落叶松、狭叶杜香、泥炭藓沼泽和苔草沼泽亚区。

c.长白山地落叶松、笃斯越桔、藓类沼泽和苔草沼泽亚区。

d.三江平原苔草沼泽亚区。

e.松辽平原芦苇沼泽和苔草沼泽亚区。

f.盘锦及辽东地区芦苇沼泽亚区。

青藏高原沼泽区

a.青东南川西北高原藏蒿草、苔草沼泽亚区。

b.藏南谷地、怒江源区大嵩草、苔草、扁穗草沼泽亚区。

c.川滇西部山地高原苔草沼泽亚区。

d.藏北高原、柴达木盆地嵩草、苔草沼泽亚区。

西北高原沼泽区

a.天山、阿尔泰山地芦苇沼泽亚区。

b.塔里木盆地-阿拉善高原芦苇沼泽亚区。

内蒙古高原沼泽区

a.内蒙古高原东部芦苇苔草沼泽亚区。

b.呼伦贝尔-黄土高原苔草沼泽和芦苇沼泽亚区。

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沼泽区

a.华北平原芦苇沼泽亚区。

b.长江中下游平原芦苇沼泽亚区。

南部高原、山地丘陵沼泽区

a.秦巴山地、四川盆地华刺子莞、泥炭藓沼泽亚区。

b.云贵高原苔草、泥炭藓沼泽和芦苇沼泽亚区。

c.华南、华中山地丘陵苔草、泥炭藓沼泽亚区。

d.滇南山间宽谷、粤南低山丘陵卡开芦苇沼泽亚区。

湖滨类湿地的区划

青藏高原湖区

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境内的湖泊。区内湖泊面积36889km2,占全国湖泊面积51.4%。

东部平原湖区

指长江及淮河中下游,黄河、海河下游及大运河沿岸所分布的大小不等的湖泊,面积21641km2,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30.2%,我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泊━━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及巢湖就分布在此区。

西北高原湖区

内蒙古自治区、甘肃、宁夏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所辖范围内湖泊。全区湖泊面积9411km2,占全国湖泊总面积13.4%,以黑河为界西部多构造湖,东部多内流湖。

东北平原及山地湖区

区内除松嫩平原有部分内流湖外,多为淡水湖,湖泊面积2366km2,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3.5%。

云贵高原湖区





区内多构造湖,也有象草海、异龙湖、纳帕湖等溶蚀性湖泊,境内湖泊面积1108km2,占全国部面积1.5%。

4.3
 江河湿地的区划

4.3.1
 内流区

⒈西藏内流区;

⒉内蒙古甘肃内流区;

⒊新疆内流区。

4.3.2
 江河流域

⒈雅鲁藏布江流域;

⒉珠江流域;

⒊长江流域;

⒋黄河流域;

⒌海河流域;

⒍辽河流域;

⒎黑龙江流域;

⒏额尔齐斯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

4.4
 沿海湿地区划

我国目前有大陆岸线16497km,其区划如下:

渤海沿岸:

辽宁段、河北段、天津段、鲁北段。

黄海沿岸:

鲁东段、江苏段。

东海沿岸:

上海段、浙江段、福建段。

南海沿岸:

广东段、海南段、广西段。

 

中国湿地保护专项规划

5.1
 湿地保护与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

人类面临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生态退化等各类环境问题已有很长的历史,但只是最近几十年才开始给予较多的关注。因此针对环境问题采取了一些技术性的治理措施等,尽管人们在治理环境方面投入了巨大的努力,但是环境状况一直没有得到改善,相反在不断恶化。问题就在把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进程分割开来建立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就是探索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建立示范区的目的是:

⒈使示范区本身在采取可持续发展中受益,达到保护环境、发展经济的双重目的。

⒉为在全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基本框架和政策经验。

⒊完善和修正可持续发展理论。以下为各示范区(19962010)

5.1.1
 内蒙古乌梁素海湿地示范区

位于内蒙古河套平原的乌梁素海世代以盛产黄河大鲤鱼文明于世。但是由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主要是由于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富营养化。

5.1.2
 辽河三角洲湿地示范区

辽河三角洲湿地是以芦苇为优势植物的三角洲湿地,近年来芦苇的工业利用、油田的开发产生了重视生产不注意保护环境的倾向。

5.1.3
 这两个示范区存在的问题是:

⑴由于盲目重视农业开发使两个地区都产生围垦造田的现象。

⑵水资源利用不当,植物资源和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

⑶存在着环境污染使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

5.1.4
 示范区的综合治理

⑴建立乌梁素海湿地保护与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包括建立芦苇开发区和保护区;

⑵综合治理示范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在采油和工业生产中应进行环境工程治理。重点解决辽河三角洲的湿地油污染,乌梁素海地区水土流失而造成严重的富营养化问题。

⑶研究两示范区的复合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基础。

⑷研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5.1.5
 示范区建设的进度主要受资金筹措和工程特点的制约,本规划拟2000年以前整治好核心地区;2010年基本完成示范区的治理。在示范区建设时积极推广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的经验。

5.2
 湿地破坏恢复重建与污染治理规划

由于湿地的破坏使之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1993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2194919万吨,水源地破坏或污染,农药污染了湿地水域,按1993年计算全年共出现水污染事故1431次。工业、生活排放的污水部分进入湿地,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破坏了湿地的功能。因此要有计划地控制湿地的污染和破坏,对重要的湿地要进行恢复和重建。

5.2.1
 湿地破坏恢复与重建

湿地是当地农业和生活的重要水源,由于部分地区从本位主义的思想考虑,有的把湿地的水源补给的上游建成水库,使得下游湿地消失,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缺水,虽然上游水库的建立改变了上游用水情况;在上游农业增产,但下游很好的高产田得不到水源而减产,从全局来看由于用水的布局不合理,造成湿地的环境改变应着手开展湿地破坏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a.白洋淀湿地的恢复与建设

白洋淀的位置在38°44′~38°59N115°45′~116°06E,是渤海湾西面低洼地上90多个小型淡水湖泊和毗邻的季节性淹水的沼泽,60年代曾是雁鸭类越冬和芦苇生产的主要基地。70年代到80年代几乎干涸,19888月重新蓄水,整个生态系统尚未恢复。近几年来开发了旅游活动,本地区是华北地区典型湿地恢复样板。





重点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使之做到良性循环需要(19962010)做以下工作:

⑴对整个湿地区域进行全面的规划;

⑵对周围农业生产建立节水型农业治理开发模式;

⑶建立重点保护区域和水上公园协调发展模式。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要保护湿地生态环境。

5.2.2
 湿地污染治理规划

我国湿地大部分遭到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主要是废水排放到湿地造成的。我国1993年废水排放总量3555888万吨,其中工业綮2194919万吨。在工业废水中未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有990061万吨,这些废水严重地影响了湿地生态环境,东部平原湖区酚、氰、汞、铬、砷、铜六项综合评定26个湖泊,轻度污染的湖泊有:沙湖、严西湖、张家湖,这些湖泊湿地受酚污染,张家湖酚、汞、砷的均值都超出地面水标准。中度污染的湖泊有:莫愁湖、大冶湖和南湖,莫愁湖主要是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水,砷超过地面水标准。南湖主要是汞的污染,大冶湖受武钢废水的影响,全湖铜的平均含量超过地面水标准的2.8倍。鸭儿湖受汞污染严重超过地面水标准的18倍。中污染和重污染湖泊面积占26个湖泊总数的0.9%。

 

 

5.3
 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湿地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规划

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粮食和能源危机,这些危机的解决与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有着密切的关系,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除了中国等少数国家外,人口无节制地膨胀,发达国家则利用其富裕的经济实力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和人口的压力以及缺乏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造成生物多样性严重丧失,很多的物种被定名即已灭绝,大量的基因丧失,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面积锐减。无法再现的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正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保护和持续、合理地利用急待加强。

建设与保护的目标:积极保护湿地动植物物种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生态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更新换代的原因是:⑴栖息地丧失和片断化;⑵掠夺式的过度利用;⑶环境污染;⑷农业和林业的品种单一化;⑸外来种的入侵。

5.3.1
 时代遵循的原则

⑴按照自然地带的递变规律,在不同的自然地带内选择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湿地作为自然保护区,同时也注意有特殊意义的过渡地带。

⑵根据湿地的特点保护物种的典型性、稀有性、多样性等原则,对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中心和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的分布地重点保护。

⑶根据地质、地貌的类型建立湿地保护区,从而使湿地保护区的总体结构合理。

1996年到2010年重点保护的区域。

  a.海岸带湿地重点保护区域

⒈福建深泸湾地区

地理位置:24°38N,118°38E;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县

面积:3000公顷

主要是古森林遗址在石脚寮村赤渡头至土地寮村之间的中、低潮间的潮间带上。还发现牡蛎礁遗迹:有近江牡蛎(Oseverea
 vivularls)和褶牡蛎(Oserea plicatula)。牡蛎壳经C14测定年龄距今9355±199年。

保护价值:是古森林和牡蛎礁遗迹,是第四纪地质;是生物地理;生态环境研究基地。

⒉辽河口海滨三角洲地区

地理位置:40°52N,121°35E;辽宁省,辽东湾北部,盘锦市境内

面积120000公顷

本地区是大辽河,双台子河,大凌河、小凌河等河流综合河口系统及海涂,辽东湾顶部淡水沼泽,盐沼、沙滩和潮间带,主要的植被是芦苇为优势种,还有宽叶香蒲,长苞香蒲、毛果苔草、苔草、罗布麻。盐治群落以灰绿碱蓬为优势种。湿地的主要动物已记录到45种鱼,迁徙水禽已记录到1536137种,包括水禽68种,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17种。其它动物包括哺乳动物类的麝鼠、黄鼬和沙狐,爬行两栖类的水蛇、棕黑锦蛇和蛙类的黑斑蛙和中国雨蛙。

⒊上海崇明岛海滩地区

地理位置:31°30N,121°45E;上海市崇明县境内

面积15000公顷

本区在长江口崇明岛的东面有大面积的淡水至微咸水沼泽地和潮间滩涂,主要植被以三梭草芦苇为优势种。滩涂有丰富的无脊椎动物,具有大量的小型甲壳类、瓣鳃类、腹足类等。已经记录到的迁鸟类有43种,水、涉禽鸟类33种。





由于滩涂不断被围垦,改变了滩涂沼泽自然演替的过程,人类过多的活动对滩涂湿地有很大的干扰。

⒋福建九龙江口地区湿地

地理位置:24°23N,117°50E;福建省厦门西20公里

面积6000公顷

本地区是中国最大的红树林地之一,红树林有4个品种,木榄、秋匣、桐花树和榄雌。是迁水禽,尤其是鹬的重要驿站和越冬地。鹭类的繁殖地。由于过多的砍伐红树林以开垦为养殖场和工业生产的污水排放而污染了水域。

⒌钦州湾地区

地理位置:21°30N,108°02E;在广西境内

本地区是北部湾海岸带的港湾,有珍珠港、防城港,北海市的咸田和铁山港,河流入海口及曲折的港湾,主要植被是红树林由桐花树,白骨壤,秋茄,木榄,红海榄,海漆树种组成。一般为2米高的灌丛,个别单株高8米,主要的鸟类有雁、鸭、鹬等水、涉禽迁的驿站和越冬地。主要威胁是人类活动的干扰。

⒍西沙群岛东岛

地理位置:16°40N112°40E,西沙群岛的东北部。

面积1.5平方公里

本区主要保护对象具珊瑚礁及生物多样性,在这里生长着400多种海藻,500多种鱼类,无脊椎动物1800多种,可以提供科学研究和旅游的基地。

⒎南沙群岛永署礁

地理位置:9°30N113°00E

面积8000平方米

本地区保护对象主要是各种珊瑚礁。是南水边界地区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保护地。

b.内陆湿地重点保护区域

⒈呼伦湖地区

地理位置:48°40′-49°20N116°50′-117°47E内蒙古满洲里以南30公里。

面积约400000公顷

本地区由发源于西南的克鲁伦河及南部的乌尔逊河与呼伦湖及周围的沼泽地组成。呼伦湖为我国第四大湖,面积变化最小为114665公顷,最大为231997公顷。蓄水量可达130亿立方米,主要植被有芦苇、东方香蒲、苔草、小叶章和实蕨。湖泊四周以狼针茅、大针茅、阿尔泰针茅、羊草、糙隐子草和葱类。

湖中有4626种鱼,哺乳动物已发现61335种,爬行动物2种,两栖类2种,鸟类1738190种及2个亚种,其中古北种155种,广布种35种;迁徙鸟172种,其中夏候鸟98种,旅鸟69种;雀形目79种,水禽71372种;猛禽24种。国家一类保护动物4种;国家二类保护动物8种;国家三类保护动物23种。

⒉淖尔河流域

地理位置:48°50N121°30E;内蒙古与黑龙江交界处。

面积(流域面积)12700公顷。

淖尔河源头在大兴安岭海拔978米的山凹里,河长470公里,在齐齐哈尔西南70公里处与嫩江汇合。在源头附近是一条水净流速快的溪水在流入黑龙江平原的最后100公里处分成许多的小河并形成大片沼泽地。植被主要有芦苇、香??蒲、苔草等为优势种。

这里有丰富的鱼类,包括哲罗鱼、黄尾鲴、黑龙江茴鱼、鲤鱼、狗鱼、鲫鱼、鲶鱼和江鳕等。还有许多的水禽,包括苍鹭、草鹭,大矢鹅、鸿雁、斑嘴鸭、丹顶鹤、白骨顶和凤头麦鸡。

⒊迎春沼泽地区

地理位置:46°00N,133°20E;黑龙江省虎林县境内,兴凯湖东北100公里。

面积约262440公顷。

光凯湖流域北端沿乌苏里江两岸,150公里长的一系列浅水沼泽及无数小湖及曲折的河流。沼泽地大部分位于七虎林河和阿布沁河的中下游。主要植被有大片芦苇、苔草、乌拉草、漂筏苔草为优势种;湿地动物主要水禽包括四种鹤(灰鹤、丹顶鹤、白枕鹤和蓑衣鹤)、鹭、鹬、鸬鹚、白鹳、黑头白、白琵鹭、雁、鸭以及迁徙的白头鹤、白鹤等等。

⒋莫莫格自然保护区

地理位置:45°28′-46°18N122°47′-124°43E;吉林省镇赉县。

面积144000公顷。

本地区在嫩江下游西岸,洮儿河北面和月亮泡西北一系列锯齿状的沼泽河流,旧河道,深达2米的小型淡水到微咸水湖泊,沼泽和湿草地。70年在开垦后显著地减少了沼泽地的范围。但80年代时期多雨又把水位恢复到接近原来的水平。主要植被分四类。湖泊、沼泽、草原及沙丘。湖泊中以芦苇、狭叶香蒲、宽叶香蒲、达香蒲、黑三棱、菰、水葱为主要水植物的优势种;浮水植物有菱、
 草、芡、槐叶薄、浮萍。沉水植物有菹草、角果藻、金鱼藻等。沼泽类分为小叶章-苔草沼泽和芦苇沼泽。草原植被有羊草章甸、碱斑草甸、芦苇-碱蓬草甸。





本区动物:水生无脊椎动物主要有田#、尤蚤、豉虫、牙虫、小虻及螺类,蚌类。鱼类有41152种,两栖类有135种,爬行类有237种,哺乳类4925科。

保护的价值:保护水生动物、植物

⒌鸭绿江河口地区湿地

地理位置:39°40N123°10E
 辽宁省丹东地区

面积21200公顷。

本地区处在鸭绿江下游河口及沿海滩涂以西延伸80公里的潮间带。主要植被有芦苇和盐治群落,湿地的鱼类有30多种,鸟类已记录到70多种水涉禽,包括黄嘴白鹭、大天鹅、白头鹤和小田鸡、黑脸琵鹭和鸳鸯等。

保护的价值:河口生态系统做为淡水鱼与海洋生物繁衍地。

⒍博斯腾湖地区湿地

地理位置:42°00N87°00E;新疆库尔勒东北50公里。

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之一面积106700公顷。博斯腾湖西部沼泽30000多公顷,还有许多小湖泊和池塘。水源来自于北部天山的许多间歇河流,出水由西向东流入塔里木河。主要植被有芦苇、眼子菜、香蒲、#草和苔草。博斯腾湖是水禽的重要繁殖地,也是迁徙季节的重要驿站。目前已经发现的鸟类约50种隶属1327种。

保护价值:在新疆干旱地博斯腾湖起着调节气候和提供水源的作用。由于过度放牧和气候变化及上游农业开垦对博斯腾湖影响,使得面积逐年缩小,水位下降,矿化度上升。今后应合理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

⒎玛芳雍错和拉昂错地区湿地

地理位置:30°34N81°05E;西藏拉萨以西970公里普兰县境内。

面积约81000公顷。

玛芳雍错和拉昂错位于印度河、郎钦藏布和雅鲁藏布江源头附近的平原,被北面是冈仁波齐峰(6714),南面是楠达-德微山(7816)的海拔5040米山地隔开。水源来自北面的冈底斯山和南面的喜马拉雅山主山脊的径流,东面的玛芳雍错的出水向西流经与拉昂错北端相连的8公里水道进入拉昂错。两个湖都是淡水湖。以前属于印度河的支流,象泉河流域,由于干旱近来湖泊流域变为内陆。本地区的主要植被是以帕米尔蒿草为优势种的高原草甸。主要动物有亚洲野驴,湿地鸟类主要是斑头雁和棕头鸥的重要繁殖地,还有黑颈鹤、普通秋沙鸭、红骨顶金、蒙古沙、嘴鹬、西藏毛腿沙鸡、红隼、纵纹腹小和大等。

保护价值:本地区有悠久的宗教历史是汉族和藏族信教徒的圣地,玛芳雍错被认为是神圣之地,印度甘地的一些骨灰也撒在湖里,冈仁波齐山被佛教徒认为是世界为之旋转的宇宙中心。由于环境的影响本地原为印度河的支流,现为内流区域。应重点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⒏洪泽湖湿地

地理位置:33°06′-33°40N118°10′-119°00E;在江苏省。

面积196000公顷。

本地区是指长江北面冲积平原上的一个大型淡水湖泊和相邻的沼泽地。湿地由淮河和许多小河供水,出水经三河进入高邮湖然后进长江。主要植被有芦苇、茭笋、莲藕、芡实、菱、马来眼子菜、狐尾藻和轮叶黑藻。鱼类资源丰富,湿地的鸟类大约有20多种。

保护的价值:本地区应部分地加以保护以使动植物资源做到合理保护与开发,使可再生资源能够永续得到利用。

⒐洪湖地区

地理位置:29°50N113°20E,湖北省洪湖县境内。

面积44500公顷。

本地区包括长沙北岸一群淡水湖泊和毗囹孤沼泽地,其中洪湖(40200公顷)、大沙湖(3300公顷)和大刁湖(893公顷)。湿地水源来自周围冲积平原上很多的河流,出水直接流入长江。本地区是迁徙水禽很重要要的越冬地:记录到的濒危动物39种,其中2种鹳、2种天鹅、5种雁和22种鸭,本地区和长江段是白豚在春末和夏初的重要活动地区。

保护的价值:是濒危动物重要的越冬和活动地区。是发展渔业旅游的和科研的重要场所之一。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6.1
 法规制度的建设

⒈严格遵守国家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各级政府应定期组织对湿地现状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制止对湿地资源破坏的现象。





⒉应进一步完善立法,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公约━━《湿地公约》是第一个国际的生态系统公约。当然湿地生态系统在国际的大环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的湿地保护法规或条例,应及时制止这些湿地保护条例。各省市应制定适合于当地实际的湿地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⒊建立湿地的分类标准对具有重要意义的湿地要严格地加以保护。

⒋严格执行开发湿地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力求把湿地资源的开发对生态环境破坏降到最低限度。

6.2
 经济技术政策

⒈加强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经济种产品的管理,湿地产生的生物量是仅次于热带雨林的生物量居全世界各生态系统第二,因此应重点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积极治理湿地的污染,增加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

⒉建立湿地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确保生态环境的保护基金的渠道,在占用或破坏湿地必须做环境影响评价,确实影响环境的要交纳环境补偿费。如果必要须在占用的湿地附近再建造同样大小的湿地,以保证当地的气候、湿度、地下水的平衡供应,有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

⒊有能力搞开发的湿地,在不改变当地湿地的功能的情况下,积极开展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持续利用的工作,并加强人工生态环境的建设。坚持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调动全社会重视和投入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积极性。

⒋建立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基金,其基金的来源主要应该从湿地经济作物或经济活动的资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同时应积极争取关心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国内外社团和个人的捐赠;积极争取国际上的或联合国有关组织的资助,以把湿地的生态环境破坏程度减少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