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答复
对政协保定市第十四届委员会 第五次会议第199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5-19 17:24 浏览次数:884次

是否同意公开:是

  办理结果:A

                            提案字〔2025〕第9

对政协保定市第十四届委员会

次会议第199号提案的答复

 

民建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完善城乡环境常态化整治提升管理”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2024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全省和美乡村建设会议以及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和美乡村建设“第一仗”,聚焦农村生活垃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补短板、强弱项、建机制,着力提升质量水平,为加快创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奠定坚实基础。2025年,将利用争取到省级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1.9亿元分别用于农村厕所改造项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试点项目,和美乡村重点村奖补、重点片区奖补以及建设激励县项目,推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一、加强环保宣传,增强群众环境意识。构建权威发布平台。定期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通过主流媒体扩大传播覆盖面,发布生态环保权威信息,宣传全市生态环保成效,推广生态环保前沿技术应用,并及时回应公众关注的环保热点问题。构建多维度宣传矩阵。线上媒体联动宣传,利用电视、电台、政务新媒体等渠道,普及生态保护知识,强化舆论引导;线下活动全覆盖,宣传部、生态、教育、住建、交通、商务、农业、工信、机关事务等部门联合开展“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等“五进”活动,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绿色生活建设行动,结合国家安全教育日、地球日、低碳日等节点组织主题宣传,增强公众参与感。构建宣传形式创新机制。组织生态委成员单位、基层乡镇及企业形成宣传合力,通过悬挂横幅、发放资料、设置展板等形式扩大宣传影响力。

二、加大资金投入,抓好乡镇环保设施建设。一是继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以资源化利用为主要治理模式,指导各县(市、区)因地制宜选择科学合理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持续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计划完成450个村庄的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按照谋划项目推动治理,加强管控巩固成效的思路,组织推动望都、定兴、曲阳谋划的3个生活污水治理项目,通过纳入管网或分散治理的方式对30村庄的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治理,共涉及资金1.4亿元,拟申请中央资金1.2亿元,目前项目正在积极进行前期准备。二是指导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重点对设施收水管网排查、设备维护、进出水水质监测、台账记录等内容进行现场检查,市级生态环境部门每半年对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开展一轮次监测。对因实际收水量不足导致设施不能稳定运行的及时制定整改计划,确实无必要运行的有序退出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替代措施。三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对河流湖库等敏感区域范围内农村县域河流湖库及农村农业面源污染断面持续监督管理。强化与农业农村部门沟通,加强对畜禽粪污进行常态化监管,加快推进规模以下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建设。牵头做好有关畜禽粪污生态环境舆情信访工作,对涉及畜禽粪污的舆情信访提起高度重视,持续跟进办理情况,防止舆情信访出现反弹。四是加强地下水饮用水源周边隐患排查。按照地下水国考点位“一点一策”水质达标或保持方案,加强点位周边污染源排查,采取管护措施保持水质稳定。加强地下水国考点位定期监测。加快实施一亩泉地下水型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地下水环境状况详细调查与评估项目,通过建立污染源与污染情况的对应关系,判断地下水污染趋势和健康风险同时对一亩泉范围内5个地下水国考点位周边开展隐患排查,及时消除风险隐患。开展保定市重点铅锌矿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项目,项目拟对我市60家重点铅锌矿区开展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掌握铅锌矿区地下水、土壤中污染物的存在水平与分布特征,分析其变化趋势,排查典型铅锌矿区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风险隐患,有效防范周边耕地重金属污染风险隐患,总投资1116.27万元,其中拟申请中央财政资金982.32万元,目前正在前期准备阶段。

三、抢抓发展机遇,深入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一是高标准建设美丽城市。抢抓京津冀被列为全国五大美丽中国先行区有利机遇,按照国家《美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和全省统一安排部署,全面梳理美丽城市创建基础,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争创美丽城市先行区。二是因地制宜建设美丽乡村。落实生态环境部等九部委《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科学测算涉农县建设美丽乡村整县推进阶段性目标,2025年择优选取莲池区、竞秀区、高新区、白沟新城率先推荐整县美丽乡村建设。三是争创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积极推进美丽河湖保护和建设,推动易水湖(安格庄水库)、孝义河、拒马河争创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加快幸福河湖建设,全市幸福河湖累计达到35条(个),加快实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人水和谐的美丽景象。四是扎实开展美丽细胞建设。深入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重点支持涞水、易县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阜平巩固提升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成果。持续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鼓励开展低碳、宜居、清洁、宁静、和谐的生态社区建设,积极争取更多社区纳入全国生态社区建设典型案例。

统一整治标准,推动规划有效衔接。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加快推进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审批,分类有序推进有需求的村庄编制规划。加强国土空间规划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相关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对接,持续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等各类空间布局,强化规划传导和用途管制,严守耕地和生态保护红线,严控城镇开发边界。严格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融入重大规划编制、政策制定、产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环境执法、排污许可等有效衔接。推进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推动一亩泉、西大洋水库、王快水库等水源保护区优化调整,不断释放经济发展活力。

五、加大保障力度,巩固城乡整治成果一是强化组织推动。充分发挥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一办九组”工作职能,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确保如期完成年度目标。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指导帮扶,积极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有力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二是强化资金保障。加强资金保障支持,为持续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提供资金保障。积极争取各类生态环保资金支持,发展绿色金融,完善政银企对接机制,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着力满足融资需求。三是强化法治保障。完善地方生态环境领域立法,持续推动《保定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立法工作,增强生态保护法治保障能力。提升生态环境司法能力和执法能力,增强全民生态环境法制意识。

 

 

 

保定市生态环境局    

2025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