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构建综合管理制度措施防范水污染
发布时间:2018-09-11
  一是建立水污染防治机制,统筹流域治理。成立了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亲自挂帅、亲自指挥,建立起了市委、市政府统筹领导,市环保局牵头协调,市直各部门各司其职,市、县两级共同推进的良好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了《保定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全市水污染防治的3个阶段性目标和60条具体任务,明确责任部门,明确完成时限,实行清单式管理,统筹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水环境的治理保护,统筹“好水”的保护和“差水”的治理,统筹河道内的管控和河道外的治理,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二是建立“河长制”组织体系,统筹河道综合整治。2017年6月,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了《保定市实行河长制工作方案》,标志着全市河长制正式建立。目前,已经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市委书记、市长担任总河长,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等6位市级领导担任市级河长,建立起一支包含8名市级河长、260名县级河长、1621名乡级河长、4534名村级河长在内的宏大河长队伍,并向社会公示,制作安装河长信息公示牌4953块;明确了河湖管理范围,潴龙河、孝义河等12条河流、10座大中型水库、3座大型灌渠和白洋淀纳入市级河长制管理范围,其余河湖沟渠纳入县、乡河长制管理范围,实现了全市河湖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制定出台了配套工作制度,2017年10月市政府印发了《保定市河长名单公告制度(试行)》《保定市河长巡查制度(试行)》等8项制度,在全省率先完成了河长制配套制度的制定工作。依托“河长制”体系,全市正在全力推进排污口信息整合、河湖清理行动、一河一策编制、河长巡河等工作,努力实现“河长制”工作良好开局。
  三是开展山水林田湖综合整治修复,统筹流域生态治理。雄安新区的设立,对上游保定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市委、市政府于2017年8月印发了《关于开展白洋淀上游流域山水林田湖综合整治修复的实施意见》及10个专项行动附件,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白洋淀上游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领导小组,围绕白洋淀上游8条入淀河流及其支流等重点区域,组织开展了入河排污口截污整治、河道清洁、纳污坑塘及黑臭水体整治、散乱污企业整治、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扩容、河道两侧绿化美化、畜禽养殖清理整治、河道私采乱挖整治、农业农村垃圾整治、水库及水源地保护10大行动,持续深入推进山水林田湖各项整治工作。
  四是清理河道及两岸垃圾等废弃物,全面展开河湖清理行动。2017年6月起,对8条入淀河道及河道两侧1公里范围内的区域,组织开展了河道垃圾、阻水障碍物、采砂场清理等上游河道清洁专项行动,累计投入人力3.64万人次,投入物力机械3万台次,投入资金9802万元,清除河道各类垃圾615万方,清理无证堆场244处,清理废旧回收点1114处,取缔非法采砂场32处,回填平整采砂尾堆71处、13万方,封堵非法入河排污口1574个,规范整治入河排污口314个。2018年2月,市委、市政府印发了《保定市河湖清理行动方案》,启动了河湖清理行动。依托河长制机制,成立了河湖清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组织市、县、乡各级河长累计巡河14045次,对河湖存在的乱倒乱排、乱采乱挖、乱围乱堵、乱占乱建“四乱”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建立了垃圾清理、涉河违障清除、非法采砂整治、入河排污口清理等6个台账。此次行动以来,全市排查出河道垃圾96万方、涉河违障89处、入河排污口66处、非法采砂5处。目前,已完成清理河道垃圾60万方、涉河违障40处,封堵入河排污口30处,5处非法采砂全部治理完成。通过一年来的河道清洁、清理行动,白洋淀上游河道垃圾乱堆、污水乱排的现象得到遏制,河道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保障了汛期白洋淀感观清洁。
  五是充分利用上游水库和南水北调水资源,建立长期调水补水机制。水环境的改善,不仅需要截污治污,实现清水入河,还需要尽可能维持河道生态基流,实现清水长流。随着南水北调通水运行,城镇饮用水逐步替换为以南水北调水源为主,上游水库水资源相对富余,生态补水来源多元化。为保障白洋淀流域水生态环境,2017年4月-6月、11月-12月两次由王快、西大洋水库,经大水系工程对市区和白洋淀进行生态补水,两库累计出水量7100万立方米,白洋淀收水量4700万立方米,有效缓解了白洋淀缺水状况。今年4月以来,上游两库持续向府河水系补水,南水北调相继向瀑河、北易水河、北拒马河、府河补水,维持了上游河道生态基流,改善了河流水生态环境。此外,还在筹划由上游两库通过沙河灌渠向孝义河补水,并将上述补水形成常态机制,力争实现清水长流。
  六是严控上游工业排放,加强重点行业、“散乱污”企业和固体废物管控。市区天鹅化纤、蠡县制革、满城造纸、高阳印染是全市传统涉水重污染行业,通过这些年淘汰落后产能、退城搬迁、入园进区、整合升级、集中治理,工业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剩余的34家直排河企业,全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一级A标准,并安装了污染物在线监测装置。去年“散乱污”企业整治中,共排查涉水散乱污企业1万余家,按照“关停取缔一批、整合搬迁一批、整治改造一批”的要求,全部完成了取缔整治。针对危险废物,2017年开展了打击涉危险废物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依托河北省固体废物信息化管理平台,对危险废物实行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实现了危险废物从生,贮存、转移、处置全过程在线联网监控。2018年,启动了保定市固体废物环境风险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全面排查整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隐患,坚决打击非法倾倒行为,目前专项行动正在开展中。
  七是排查整治纳污坑塘,强力推进大寨渠截污治理。2017年4月以来,全市共排查出各类坑塘1774个,其中涉及工业废水、养殖废水及其混合废水的重点纳污坑塘284个,其余为生活污水坑、雨水坑、垃圾坑。对排查出的纳污坑塘,一坑一策,建立台账,针对污染物特征、污染程度,明确整治标准,科学制定整治方案,明确各县、乡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是纳污坑塘排查整治工作的责任人,设立“坑塘长”,负责坑塘现有污染的治理和后续管控,对工作不力的蠡县、顺平等县乡政府和环保部门人员进行了问责。在整治中,坚持分类科学整治,以工业渗坑为重点,结合“散乱污”整治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努力从根本上解决纳污坑塘问题,目前重点坑塘已完成整治214个。此外,对唐河污水库历史遗留问题,2017年果断采取了污染源头截污纳管、大寨渠分段封堵等措施,彻底解决了40年余来的排污问题。
  八是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市22个县(市、区)均划定了畜禽养殖禁养区,禁养区面积近2500平方公里,禁养区内201家规模畜禽养殖场已于2017年底搬迁取缔完毕。大力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启动实施了30个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改造项目,通过粪污沼气处理、制取有机肥等方式,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建设,全市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达到了82%。全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白洋淀上游河道两侧、饮用水源地周边、南水北调沿线为重点,全面实施农村垃圾处置和生活污水治理等农村清洁工程。2016年、2017年分别完成南水北调沿线445个、218个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今年南水北调沿线5县区661个村庄正在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根据初步摸排统计,主要入淀河流两侧1公里内共有585个村庄,目前343个村庄采取PPP模式,配备垃圾箱(筒)13411个,配备转运车305辆,清理积存垃圾38.2万方,消灭垃圾填埋点424个,拆除不合理的垃圾处置设施144座。
  九是提前谋划白洋淀上游治理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雄安新区设立后,保定市组织编制了《雄安新区上游水环境治理项目方案》,谋划了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城镇雨污分流、河道生态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的63个水环境治理项目,预计总投资439亿元,目前39个项目(总投资200余亿元)已纳入环保部的水污染防治中央项目储备库。近期,雄安新区总规纲要公布后,保定市又谋划了今年亟待实施的36个项目(总投资78亿元),包括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城中村水治理、城区黑臭水体治理、农村纳污坑塘治理、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等内容,拟申请列入编制中的雄安新区白洋淀相关规划。同时,组织编制了《森林水系生态建设规划》,围绕白洋淀上游流域生态恢复,结合水环境状况,谋划了主要河道、重点水库、城郊等大型湿地项目,通过生态工程,改善白洋淀上游水环境。